您的位置:首页 > 信息公开 > 健康资讯

信息公开

以人为本、以病人为中心
宁波鄞州慧康医院
  • 医院动态
  • 健康资讯
  • 阳光用药
  • 科室风采
  • 夏日防暑指南:高温中暑的预防与急救

    发布时间:2025-08-22 13:56:00  点击量:174

    夏日防暑指南

    分辨中暑类型

    科学预防中暑

    2025 宁波鄞州慧康医院

    随着夏季高温的持续,中暑成为威胁我们健康的一大隐患。了解中暑的不同类型,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,对于保障我们的夏日安全至关重要。

    Part 01.

    一、什么叫中暑?

   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、高湿或强热辐射环境下,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、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,导致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。中暑通常发生在夏季或高温环境中,若不及时处理,可能危及生命。

    Part 02.

    二、中暑的类型

    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,中暑可分为“先兆中暑”、“轻症中暑”和“重症中暑”三种类型,重症中暑包括:热痉挛、热衰竭和热射病。

    1、先兆中暑:

    症状:口渴、多汗、乏力、头晕、头痛、注意力不集中,动作不协调等。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(一般不超过38℃)。此时若及时脱离高温环境并补充水分,通常可自行恢复。

    2、轻症中暑:

    症状:除先兆中暑症状外,体温通常在38℃以上,伴有面色潮红、大量出汗、皮肤灼热,或出现四肢湿冷、面色苍白、血压下降、脉搏增快等表现。若不及时处理,可能发展为重症中暑。

    3、重症中暑:

    症状:重症中暑包括:热痉挛、热衰竭和热射病,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,可能危及生命。

    1、热痉挛:大量出汗后出现短暂、间歇发作的肌肉痉挛,常见于四肢肌肉或腹部,体温多正常。

    2、热衰竭:由于大量出汗导致体液和电解质丢失过多,表现为头晕、眩晕、恶心、呕吐、皮肤湿冷、血压下降、心率加快,严重者可能出现晕厥。

    3、热射病:最严重的中暑类型,表现为高热(体温超过40℃)、意识障碍(如谵妄、昏迷)、皮肤干热无汗,可迅速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,死亡率极高。

    Part 03.

    三、科学预防中暑

    1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:

    及时饮水,不要等到口渴才喝。可以选择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,以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。

    避免饮用高糖分和酒精性饮料,以免加重脱水。

    2、避免高温时段外出:

    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(通常是上午10点至下午4点)外出户外活动。

    如果必须外出,应做好防晒措施,如涂抹SPF15及以上的防晒霜,佩戴宽檐帽和墨镜,使用遮阳伞。

    穿着轻薄、宽松、浅色的衣物,以利于汗液蒸发散热。

    驾车出行时,注意车内温度,避免将儿童和宠物留在高温车内。

    3、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:

    在室内时,尽量开启空调或风扇,保持空气流通。但避免温度过低导致感冒。

    4、饮食调理:

    饮食宜清淡,减少高油脂食物的摄入,以降低体内热量产生。

    适量食用清暑食物,如绿豆汤、西瓜等,有助于解暑降温。

    5、增强体质与休息:

    早晚气温低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,增强体质,提高身体对高温的适应能力。

    保证充足的睡眠,使身体各系统得到充分休息,有助于预防中暑。

    6、关注特殊人群:

    婴幼儿、65岁以上的老年人、患有慢性疾病(如心脏病、高血压)的人群,对高温更为敏感,应给予特别关注。

    Part 04.

    四、出现中暑怎么办?

    1、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的处理

    立即转移:一旦出现中暑症状,应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。解开衣物,帮助散热。

    物理降温:用湿毛巾擦拭身体,特别是颈部、腋下等部位,帮助降低体温。

    补充水分:少量多次补充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。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导致胃部不适。

    2、重症中暑(热痉挛、热衰竭、热射病)的急救

    及时就医:如果症状严重,体温持续升高、出现抽搐、昏迷等,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(如120),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救治。

    快速降温:这是抢救热射病的关键,目标是在30分钟内将体温降至39℃以下。

    保持呼吸道通畅:若患者出现呕吐,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,防止误吸。

    监测生命体征:如出现心跳呼吸骤停,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。

    中暑是一种可预防、可救治的疾病,关键在于提高防范意识,采取科学的防暑措施。夏日炎炎,防暑降温不容忽视。一旦出现中暑症状,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,必要时迅速就医,以降低中暑带来的健康风险。